爬塔PVE模式的核心在于阵容的合理搭配与武将的职能分配。一个高效的爬塔阵容需要兼顾输出、控制、治疗和坦克职能,同时根据敌方阵容特点进行针对性调整。武将的站位安排直接影响战斗效果,近战位负责阻挡敌人并承受伤害,远程位则提供输出或辅助支持。
输出型武将是爬塔阵容的核心,优先选择具备高爆发或持续伤害能力的角色。例如吕布、关羽、赵云等物理输出武将,或周瑜、陆逊等法术输出武将,能够快速削减敌方血量。控制型武将如貂蝉、贾诩的技能可打断敌方行动,为团队创造输出窗口。治疗型武将如华佗、刘备的续航能力至关重要,尤其在持久战中可大幅提升容错率。
坦克型武将的生存能力直接决定前排稳定性。典韦、曹仁等护卫类武将能有效吸收伤害,而先锋类武将如马超、夏侯惇则兼具输出与承伤能力。需爬塔关卡中敌方阵容多变,需根据怪物类型调整坦克数量。若敌方远程单位较多,可增加突进型刺客如吕绮玲干扰后排。
技能释放顺序与魔魂搭配是提升阵容上限的关键。优先升级核心武将的主动技能,确保关键控制或爆发技能尽早触发。魔魂选择需契合武将定位,例如输出型武将搭配暴击或攻击加成的魔魂,坦克型武将选择防御或生命加成的魔魂。战斗中需观察敌方技能前摇,适时手动释放打断类技能。
前期集中培养2-3名主力输出和1名治疗武将,避免资源分散导致战力不足。爬塔过程中若遇到瓶颈,可通过调整武将站位或替换针对性武将(如增加群体控制或单体爆发)来突破。武将羁绊无需上阵即可激活,因此收集关联武将也能间接提升战力。
建议通过反复挑战测试不同组合的效果,逐步优化阵容结构。保持阵容的平衡性,避免极端偏重某一职能,是应对高层爬塔多变环境的基础原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