阵营战的走位核心在于团队协作与地形利用,不同职业需根据自身特性选择站位。魔法师作为远程输出,应保持战场边缘位置,利用障碍物遮挡近战突进,同时确保视野覆盖主要交战区。剑士需要贴近敌方后排,但突进时机需配合队友控制技能,避免孤军深入。弓箭手则需灵活游走于中距离,通过持续输出压制对手,同时注意保留位移技能应对突袭。治疗职业站位应处于团队中心偏后位置,确保能覆盖到前排与输出职业的治疗范围。团队整体阵型需保持扇形或菱形分布,避免过于集中成为范围技能的靶子。
地形因素在阵营走位中起到关键作用,狭窄通道适合剑士埋伏和法师范围技能覆盖,开阔地带则利于弓箭手发挥射程优势。利用地图中的障碍物进行视野遮挡和技能规避是基础技巧,例如通过绕柱走位躲避锁定技能。战场中的高低差地形可创造输出优势,高处视野更广且部分技能射程会增加。团队指挥需提前规划行进路线,优先占领地图中的关键资源点和视野制高点。移动过程中保持阵型紧凑但不过度拥挤,避免被敌方范围技能同时命中多个目标。
技能释放时机与走位节奏需高度配合,控制类技能命中后团队应立即集火目标。剑士的冲锋应选择敌方技能真空期发动,法师的范围技能需预判敌方走位路径进行封堵。当敌方使用大范围杀伤技能时,团队需迅速分散走位并通过位移技能拉开距离。反打时机通常出现在敌方关键技能进入冷却阶段,整体阵型可前压施压。残局阶段保留位移技能用于追击或撤退,根据战场人数比决定是否转换攻防节奏。
装备与符文选择会直接影响走位容错率,增加移动速度的属性优先级较高。防御型符文适合前排职业,可提升在敌方火力下的生存时间。暴击与穿透属性对输出职业更为重要,确保能在安全距离造成足够威胁。翅膀属性中的移动特效在某些地形能产生战术价值,例如水域加速效果。药水携带需平衡恢复类与增益类,关键时刻的速度提升往往能改变走位轨迹。符文激活顺序建议优先选择增加机动性的组合,其次再考虑输出强化。
团队沟通是执行复杂走位的基础,语音指挥需清晰明确移动方向和集火目标。标记系统应充分利用,对威胁较大的敌方单位进行重点标注。阵型转换时需要统一行动,避免部分成员脱节导致防线缺口。遭遇伏击时指挥需立即判断是突围还是反打,团队成员应快速执行统一指令。长期配合的团队可发展出特定走位默契,如交叉掩护和交替前进等进阶技巧。战后复盘重点分析走位失误点,逐步优化团队的空间协同能力。
心理博弈层面,走位策略需避免形成固定模式被对手预判。故意暴露破绽引诱敌方深入后再合围是常见战术,但需要团队成员高度配合。变换节奏的突然加速或停顿往往能打乱敌方技能预判。对敌方核心输出的走位压制要持续施压,迫使其无法找到舒适输出位置。当处于劣势时保持阵型完整撤退比分散逃跑更有生还可能。观察敌方走位习惯后,可在关键时刻进行针对性拦截或包抄。